搜电公众号悄悄改了名字,由“搜电”更名为“YoGo悠购甄选”

2022-07-06 admin
浏览

6月30日,搜电公众号悄悄改了名字,由“搜电”更名为“YoGo悠购甄选”,业务则由租借充电宝延申至优选全网好物以及生活优惠券,该账号显示认证主体仍是深圳竹芒科技有限公司。

不难看出,这是共享充电宝赛道探索新业务的一种尝试,从账号命名方式来看,似乎要与近期出圈的“东方甄选”看齐,成为董宇辉的众多模仿者之一。不过,时代财经在抖音、快手、淘宝直播等平台上均未发现有关“YoGo悠购甄选”的账号,相关业务并没有展开。

竹芒科技内部人士向时代财经透露,公司确实设立了电商相关部门,有一部分是面向跨境电商业务,但算不上是公司的重点部门,而且近期没有开放招聘岗位。


一次“无效”合并?街电边缘化,搜电难成气候

去年,共享充电宝赛道迎来高光时刻。4月1日,怪兽充电成功上市,当天,搜电和街电也宣布合二为一,新公司名为竹芒科技。合并之后,竹芒科技一度成为市面上充电点位最多的共享充电宝公司。

网络公开数据显示,截至2021年9月30日,怪兽充电的服务覆盖82万个POI(点位),“搜电充电”和“街电”背后的竹芒科技在线商铺点位(POI)合计突破百万。从商户点位看,2021年上半年前三排名为竹芒科技、怪兽充电和小电科技。

一年过去了,竹芒科技的点位优势逐渐败下阵来。近期,时代财经在上海多个商圈发现,街电和搜电的市场份额明显收缩,其中28个点位中,街电和搜电的点位仅有2个,其余被怪兽充电和美团充电宝瓜分。

街电和搜电的合并没有起到“1+1>2”的效应,合并一年后,竹芒科技似乎消失在了话题中心,其中街电更是成为公司内部被边缘化的项目。

据媒体报道,2021年底,竹芒科技裁撤了街电品牌部大部分工作人员,包括公关总监等要职。另外,时代财经发现,合并后的竹芒科技正在进行着一轮设备更换,曾经街电的设备逐渐退出市场,取而代之的是搜电的柜台。

今年6月,晓婷租借了街电充电宝,本以为充电宝归还像以前一样方便,可是在使用完后,她辗转多个点位,依然找不到可供归还的机器。“有一半是设备从商家撤出的,还有一半是型号并不匹配的。”无奈之下,晓婷只能买下街电的充电宝,从那之后,晓婷默默把街电充电宝拉入了黑名单。

街电与商家的关系也陷入僵局,有网友在脉脉上爆料,街电拖欠商家分成,甚至在利润分成问题上作假。

作为曾经充电宝三巨头的街电逐渐被边缘化,搜电的日子同样不好过。提到搜电,不能忽略它在下沉市场的代理模式。去年下半年,各大共享充电宝公司纷纷刮起了代理之风。有从业者直言:“现在不搞加盟代理就活不下去。”

从某种程度上说,加盟模式的确减轻了品牌的负担。由代理商直接向总部购买设备,共享充电宝企业提供设备和业务支持,负责铺设专柜和抢占线下点位的任务则全部交给了代理商,企业最终享受与代理商的利润分成。

然而,抢占先机的搜电还未在下沉市场真正站稳脚跟。李潇是三线城市共享充电宝代理商,其中搜电占据七成,剩下的则是美团充电宝。由于美团给的分成要高于搜电,他正在增加美团柜机的比重。

据李潇介绍,代理模式下,商家和代理商的普遍分成比例是7:3。鉴于共享充电宝行业流量为王的定律,面对电影院、商场等客流量较大的场所,代理商甚至只能拿到1成的收益。

“如果商家和代理商的分成问题继续恶化,这个行业就没法持续盈利。代理商们也需要有更明确的分成规则,而不是无序竞争。”李潇向时代财经感叹道。

裁员、亏损,共享充电宝集体自救

作为共享充电宝第一股的怪兽,经历了连续五个季度的盈利后,又陷入持续性的亏损。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,怪兽充电营收为7.371亿元,同比下滑13%,环比下降12%,三个月亏损1亿元。

股价方面,在上市后一年多的时间里,怪兽充电大部分时间处于破发状态,由开盘价10美元/股下跌至1.1美元/股,市值收缩近九成。

即便如此,怪兽充电依然是共享充电宝赛道的优等生。其在与同行展开点位之争的过程中,同时拿下了环球影城和迪士尼两大国内顶级乐园的入场券,据蓝鲸财经报道,怪兽以700万元的入场费拿下了环球影城的标。

怪兽充电宝的尴尬处境是共享充电宝行业的一个缩影。即便拥有强大的后台,美团充电宝的日子也没有那么滋润。

据媒体报道,美团收缩了共享充电宝业务,高层负责人离职,诸多BD转岗至美团优选;有关共享充电宝的业务收益尚未出现在美团的业绩报告上,也很难成为美团的业务增长点。今年年初,小电科技则被曝出裁员2000人,约占公司总人数40%,涉及涉及运营、KA、产品等多个项目部门。

从当前来看,各大玩家一边苦苦维持着共享充电宝的点位,另一边都在不约而同地寻求第二增长点。

怪兽充电探索“广告+白酒”业务,竹芒科技方面对外宣称发力硬件领域,开始试点口罩机、AED体外除颤仪一体机等产品。

财报显示,怪兽充电一季度其他业务收入(主要包括广告服务和新业务计划的收入)只有640万元,还不能撑起第二增长点的野心。竹芒科技的转型也并非空穴来风,搜电公司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工厂。不过,产品的生产、渠道和销售很难短期搭建,无论是白酒还是口罩机,两大共享充电宝公司仍是“门外汉”。

“公司找不到新的盈利模式,有想做电商和本地生活的野心,但也找不到门路。”从竹芒科技离职的员工亚楠告诉时代财经,“之前对外宣传的口罩机没有水花,为了缩减开支,去年中秋节的月饼礼盒都省了。”

共享充电宝企业集体失速,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主营业务盈利遥遥无期,而在高频的主营业务之外,各大公司又找不到能够金蝉脱壳的第二增曲线,这让它们的前途命运始终笼罩着一层迷雾。